检测设备
在行走中感受黄河气力
泉源:解放军报微博·解放军新闻流传中心融媒体 作者:张晓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总是以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形象示人,远古的风穿过低吟的浪花,滔滔黄河水,悠悠讲述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生长故事。9月15日至26日,由中央网信办流传局主办,中国网及黄河流域九省区网信办承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元协办的“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掩护和高质量生长”网络主题运动,历时十天行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编辑记者和地方媒体网站编辑记者一起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重新认识黄河。
记者团从河南启程,兵分四路。豫晋鲁段历时11天,辗转3省9市21县,到访34个采访点,深入一线记载现场,用脚步丈量万里黄河,用汗水感受千年文明。
回望行走黄河两岸履历,所感所悟所得真切而深刻,意犹未尽。黄河,在这里融入血脉中寻访一条河流,就是在触摸一部历史。从大禹治水到北宋建都汴梁,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3000多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漫衍有安阳、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
从炎黄二帝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巨匠,从《诗经》、《易经》、《道德经》、《史记》等经典著作到“四大发现”,中华文化的经典、民族的科技引领都降生在九曲黄河沿岸。炎黄广场。
时岩 摄影中原大地,这里是黄河中下游之交,生活于此的中原民族缔造了富厚辉煌光耀影响久远的中原文明,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化和主干文化,也是黄河文化的源头文化和主干文化。从河洛文化到安阳、郑州、洛阳、开封等古都的相继建设,从炎黄二帝立于北邙到汴京“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兴盛,这里千万年所造就的流域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壶口瀑布。
张悦鑫 摄三晋大地,绵延的黄土高原与奔流激荡的黄河造就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秘闻。这里有登临鹳雀极目千里的高远意境,更有面临民族生死时,那种与生俱来的血性咆哮!激越、汹涌,这是黄河的性格,更是一个民族的性格!黄河奔流向东方,它积贮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中华民族在三晋大地上被这急流汹涌的黄河水赋予了强大的精神气力。
齐鲁大地,黄河从这里入海。这里有名山,这里有大河,这里更有在漫长的文明历史生长历程中孕育出的辉煌光耀文明。因河而生,因水而兴,在山东,黄河是经济富贵之源,也是文化繁荣之基。黄河催生了璀璨醒目的齐鲁文化,黄河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儒家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等在此融合生长。
“一水”串联“一山、一圣人”!在这里,“黄河万里入胸怀”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证明黄河水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黄河,在这里实现人与河的息争共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己就在流淌着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血脉”。从“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悲壮,到黄河安澜这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在中国共产党向导下酿成生动现实的喜悦,黄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据统计,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可以说黄河是一部中华民族与黄河同呼吸、共运气的故事书,又是一部中华民族认识黄河、与黄河屠杀的历史书。新中国建立后,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交到了共产党人手中。在党中央的坚强向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兴建了小浪底、刘家峡等一批重要水利枢纽,黄河岁岁安澜,这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共产党向导下得以实现,“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水患得以根治,变“害河”为“利河”。
“抬头是邙山,低头是河滩。大风黄沙刮过来,光想埋住俺。”这是河南武陟人民胜利渠通水前,黄河下游岸边黎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人民胜利渠渠首。1951年3月,经周恩来总理亲批,人民胜利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新中国水利专家张光斗院士亲自到场了渠首闸的设计,1952年3月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4月12日举行了放水仪式。从正式开工建设到开闸放水,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中国人民便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因而,建设者们将其命名“人民胜利渠”,寓意“人民的胜利”。通水68年来,人民胜利渠浇灌着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卫辉等地的农田,使昔日低洼荒芜的盐碱地酿成了高产稳产田。远近闻名的武陟大米正是通过人民胜利渠的引黄浇灌、荷稻混种、土法施肥、天敌捕虫的"古法"种植技术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物认证。
小浪底大坝。20年多前,在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处的小浪底村,一道大坝将飞跃的黄河水拦下。
根据原设计,到2020年,小浪底水库75.5亿立方米的设计拦沙库容将全部淤满。“我们接纳‘一高一低’的方式探索水沙调控新机制。这样有效防范了拦沙库容过快、过早淤满。” 小浪底水利枢纽治理中心工程师张建生先容。
现在,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量仅为31.46亿立方米,占设计拦沙库容的42%,大大延长了小浪底水库的使用寿命。据测算,小浪底水库节约出44亿立方米库容,相当于修建了44座大型水库。把“百害黄河”酿成一条生态文明的“幸福河”,人与河,在这里息争共生。
黄河,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生长治理黄河,重在掩护,要在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已成共识。在山东,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掩护区是我国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在这里入海。这里与其他地方比起来,少了几分柔情却多了几分风度。
天色碧蓝,黄河三角洲以它迷茫的景致,依赖着母亲河的神性发挥着特殊的魅力。此前,受黄河断流影响,黄河口生态情况遭到破坏,海水蚀退陆地,河口地域土地盐碱化、沙化,渤海浅海生物链断裂,三角洲湿地水情况失衡,大量鱼类、鸟类绝迹。
从2008年以来,黄委会连续向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举行补水,尤其从2018年起一连实施的黄河生态调水,极大改善湿地生态情况,为河口地域鱼类洄游和产卵提供了有利条件。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掩护区。据相识,河口湿地恢复区的明水水面已由统一调理前的15%增加到60%;区域内有种种植物1900余种,鸟类数量达数百万只,湿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恢复。作为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现有野生鸟类368种,其中38种数量凌驾全球1%,是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
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在山西,近年来,从坚持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战略职位到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治理制度,从实施大气污染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实行最严格的情况掩护制度……山西省全方位、各领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停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画卷越来越亮眼。
黄河旅游一号公路、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大运新能源生产基地、汾河入黄口生态掩护与修复事情等,随着文化、旅游、新能源以及情况掩护的各项事情的有序开展,山西的天在变蓝,水土流失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在河南,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让黄河水变清了,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让下游河槽降低了。黄河两岸在中原大地正在美起来,当年焦裕禄领导兰考人民奋战的不毛之地东坝头,如今风物如画、游人如织;洛河岸边的洛浦公园,水清岸绿、景观怡人;栾川的重渡沟,百瀑千泉、万亩竹海;民权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珍稀物种青头潜鸭的重要繁殖地;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栖息越冬的白昼鹅一年比一年多;昔日满目疮痍的小秦岭,重新披上绿装。
良好生态情况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财富。在新时代的大河奔涌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向导下,保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以实现经济社会生长与人口、资源、情况相协调为理念,必将使沿黄两岸发生庞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条咆哮万里、奔流东去的大河,必将书写新的辉煌!(解放军报微博·解放军新闻流传中心融媒体出品)。
本文关键词:在,行走,华体会体育app下载,中,感受,黄河,气力,泉源,解放军报
本文来源:华体会体育app下载-www.dongfangciyun.com